【环球卫视 刘红希 报道】在陇原大地的文化长河中,有一位以笔墨耕耘、以文脉传承为己任的书法家,他便是来自甘肃省通渭县的刘小农。作为文博研究馆员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刘小农的书法之路,既是个人艺术修行的沉淀,更是对传统文脉的坚守与弘扬。
通渭素有“中国书画艺术之乡”的美誉,这片浸润着笔墨灵气的土地,赋予了刘小农深厚的文化底蕴。他不仅是甘肃省书法院、省政协书画院的院聘书法家,更担任通渭县政协书画院院长,始终扎根家乡,以书法为桥,连接起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。
在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播的道路上,刘小农硕果累累。他深耕书法教育,编写的“中山学生毛笔字帖”颜、欧、柳三册,以及甘肃省九年义务教育《写字》教材三册,成为无数青少年叩响书法之门的启蒙读物,让笔墨传统在校园中薪火相传。同时,他笔耕不辍,编著《翰墨飘香》《大邦明府》《为国荩臣》《通渭金石辑考》等四部著作,从书法艺术到地方文史,尽显对文化传承的赤诚。
字如其人,刘小农的书法作品兼具传统法度与个人风骨。他曾先后在甘肃省美术馆、陕西省美术馆举办“书生意气”“望长安”对联书法作品展,笔下的对联或古朴厚重,或洒脱灵动,将文人情怀与家国之思融入笔墨,赢得业界与观众的广泛赞誉。
从通渭的黄土塬到更广阔的艺术舞台,刘小农始终以“书者”的赤诚,在笔墨间坚守初心,在传承中开拓新境。他的作品是艺术的表达,更是文化的使者,让更多人透过笔墨,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cnhqtv.cn/hqwh/whkx/3434.html